最几年流行的“断舍离”式生活在网络上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。这个词源于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《断舍离》,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推出的概念:断=不买、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;舍=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;离=舍弃对物质的迷恋,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,自由自在的空间。

概括起来,就是告别对自己“无价值的事物”,比如说扔掉杂物,改掉坏习惯等。“断舍离”这个概念对我们的生活有改善作用,而良好的环境会让我们更能深刻地体验到“断舍离”生活,正因如此,许多家长都会将孩子送到国外,不仅仅是为了学习,还有汲取国外一些好的生活习惯。
作为六大传统英语母语国家之一,在爱尔兰生活、学习或是工作都可以自如的用英语沟通交流,相比于美国英国等需要付出高成本的国家,爱尔兰教育赢得了许多海内外家长与学生的认可和青睐,也让群体深有感触。
之前,我们分享了太多爱尔兰能给你带来什么,今天,我们围绕“断舍离”这个关键词,特意采访了三位生活在爱尔兰的学生朋友,他们有人早年随家庭移居爱尔兰,有人则是对爱尔兰教育情有独钟,因此赴爱求学,他们为大家分享:在爱尔兰上学,可以“扔掉”哪些坏习惯?
在国内从小父母就让我学习英语,但避免不了英语老师对背单词的强烈要求以及考试分数带来的压力,于是,背单词成了生活中的一个“习惯”。但其实我并不喜欢,而且不是所有的单词都能记得住。
到了这里之后,大家开始用英语交谈,用英语学习,用英语生活,真正融入到英语环境中,其实背单词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!我也渐渐不再靠背单词学英语。虽然,英语国家都能够提供很好的语言环境,但在这里,中国学生的占比很少,扎堆的现象不常见,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是独立自主性的。这样你就会对自己负责,学东西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。
B同学:我是个从小就被家里宠溺的孩子,上学放学都是父母或者司机接送,出门旅行也都是全家一起,从来没有独立的生活过。爱尔兰的中学有一个特色过渡年,就是在高中第一年让学生去企业社会里实践,体验生活,从中能够找到自己的爱好,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个最初的判断,同时,学校也提供职业咨询,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指导。
去年,我刚刚度过了难忘的过渡年,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,我参加了非洲志愿者活动,一起融入当地的家庭,给他们带来欢乐。虽然,我们能做的不多,但至少让他们感受到真诚。起初,内心是害怕的,但还好有同学们的陪伴和关照,大家相处也很融洽。通过这次难忘的体验,我终于可以丢掉父母的“双手”,自己独立去闯去感受新事物!
爱尔兰大学丰富的学术机会,让我有双倍的收获
C同学: 我是高三直接过来申请大学的,现在就读于爱尔兰有名的圣三一大学。在爱尔兰学习收获真的很大,因为各种各样的学术机会特别丰富。在大三的时候,为了体验到更多文化,我申请参加了ERASMUS+ 计划,这是一个合作性的学生交流项目,是面向所有欧盟学生以及部分非欧盟学生的项目。
在这一年,我去了西班牙某所知名大学进行了交换学习,班里有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,但我一直是一个内向的男生,一开始只是想来这里学习。即使学校都是全英文教学,但生活中难免遇到语言障碍,于是我就报了西语学习班,那里还有其他ERASMUS+的学生,在老师的引导下,我逐渐跟大家用西语交流,和同学们相处的很愉快。从此,我再也不是过去那个怯生生的自己!
听到三位朋友们的分享,小编感慨良多,在爱尔兰得到的多,丢掉的坏习惯也不少!如果你还有选择的机会,何不去爱尔兰发现全新的自己呢?